本站
非官方网站,
信息完全免费且公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成立于2001年,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2015年开始实行按“生物科学类”大类招生,即2个专业的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低年级(大一、大二)学习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进入高年级(大三、大四)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专业课程。同时,从2015年起在全校刚入学的新生中选拔热爱生命科学的优秀学生开办生物科学精英班(理科实验班)。
本系一直依托于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重点学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来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每年约有70%以上的学生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各类奖学金;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荣誉;学生自主创建的“生命科学协会”获得“全国十佳社团”荣誉称号;每年都有一批被选拔出的学生到国外或国内的名牌大学进行校际联合培养。考研录取率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约45%(个别班级达到67%)的毕业生通过免试推荐或入学考试被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或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还有一些考取了美国等国外大学的研究生,例如,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的蒲文娟同学保送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直博生;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徐港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直博生;2005级生物技术专业的王国昊同学考取了美国顶级私立大学埃默理大学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直接走向社会的学生,许多已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工作成为业务骨干,而一些自主创业的学生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例如,2002级生物技术专业的黄关青同学,自主创业创办了海南青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实验设备与耗材、科研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植物组织培养专用容器与设备等,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背后是生物技术系坚实的办学条件:
1.有着雄厚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52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0名、讲师15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员6名;有博士生导师18名,硕士生导师29名;在专职教师中,超过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超过51%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近年来,新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6人。
2.有着先进的教学平台。
建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遗传学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遗传学、热带植物育种学、基因工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植物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先后编写和出版教材20余部,承担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10余项。
3.有着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
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拥有面积14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1600余万元,于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本科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设有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育种学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和创新开放实验室。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拥有1个国家农科教联合培养基地,拥有海甸校区和儋州校区教学实习基地20多亩,设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4个,例如: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与海南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等。
4.有着优势明显的学科。
生物技术系负责和参与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重点学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农业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建设,负责和参与作物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这些学科、学位点建设队伍的主要力量。本科生每年有15%的名额免试推荐攻读本校的研究生。
5.有着实力雄厚的科研。
在科研方面,主要开展热带生物种质资源学、抗逆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个体、细胞和分子层面的科学研究。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共10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000多万元。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拥有“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耐盐作物生物技术海南省重点实验室”,并共享“热带作物新品种选育教育部工程中心”、“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研究海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天然橡胶协同创新中心”,各科研平台在保障科研任务完成的同时,完全能够满足学生们开展各种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生物科学专业
专业介绍: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利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内重要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机理等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该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和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专业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具备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的潜质,具备一定的从事生物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具备从事生物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原理、普通生态学等。
专业实验技术: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实习实践:课程实习、课程论文、专业综合实验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
修业年限:四年 。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前景:该专业每年的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可保送或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或出国深造,毕业生每年都有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或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该专业2012届首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高达48%。可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中专或中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可到医疗卫生、医药、食品、生物化工、轻工、环境保护、生物科技和生物工程等产业部门、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高科技公司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生物技术是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利用生物反应,改造和提高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该专业于2001年招生,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育、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统计学、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物信息学等。
实验技术:植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遗传育种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生化技术实验、细胞工程操作技术实验、分子克隆技术实验等。
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论文、专业综合实验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和军训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前景:该专业每年的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可保送或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或出国深造,该专业年均约45%(个别班级达67%)的毕业生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或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可到生物科技与工程、环保、医药、食品、工业、农业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或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学精英班(理科实验班)
精英班介绍:生物科学精英班(理科实验班)是海南大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精英化培养,探索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相适应的一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班从2015年起开办,从全校刚入学的新生中选拔热爱生命科学的优秀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努力使受教育的学生成长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精英人物。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掌握坚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能够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与教学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学、组织解剖学、普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核心课程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
实验技术:植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实验、分子操作技术。
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论文、专业综合实验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和军训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前景:出国深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保送或考入中科院、“985”和“211”名校,免试推荐本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将来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级科研人才;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可到生物科技与工程、环保、医药、食品、工业、农业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或行政管理等工作。
211重点高校 http://www.17xuexiba.com/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