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语文参考答案
1D(理解错误。原文说“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可见二者不是完全不同。)
2C(表述不当,“闻声知情”出自《风俗通》,而非《说文》。)
3C(理解错误。“正因为受二人影响”错,原文说的是“或许”。)
4D(“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重在赞美人性之美。)
5 ①本义:“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1分)
②结构: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2分)
③内容:“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2分)
6 ①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太艰苦,挣钱太难,她感到心疼,这让她心酸。
②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
③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7B(理解不当,“法律从未受到重视,只是被当作工具,受到领导意志力和行政力量的干预”与原文意思有别。)
8AB(C项范围扩大,“江平这一代人”不当;D项原因错误;E项,他的时代“在缓缓落幕”并非终结。)
9 ①立法方面:促使众多法典出台,弥补了一些法律盲点,促进了法律的建立健全;努力改变法律得不到重视的状况,使之少受领导意志和行政力量的干预;
②教育方面:课程建设方面,亲自编写教材,开设法律方面课程;培养人才方面,搭建学习法律的梯子,用这种方式唤醒未来中国的法律人;
③社会活动方面,他通过在公开场合鼓与呼,发挥影响力,促进了法律的完善。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0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
11D(“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12A(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
13(1)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
(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2)(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补出主语,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每点1分,共5分。)
14AE(A项“箜篌引”中的“引”是乐府古体诗的一种诗体,《滕王阁序》中“短引”指序文;E项写的是词人自己,而非恋人。)
15①直抒胸臆。“人间离别易多时”“忽相思”“漂零客,泪满衣”等句直接抒发伤感和相思情感。
②虚写(想象)。内容包括梦境和回忆两部分。“几度”句,写两人欢会梦境,“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悲欢两种梦境相比,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俊游巷陌”“旧约扁舟”回忆往昔,表达人事已非,旧约难以实现的悲苦,抒发思念的深切。(答“虚实结合”也可)
③对比。通过悲欢两种梦境的对比,昔日之欢的回忆和今日孤独的现实对比抒发情感。
(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得6分。意思对即可。)
高考语文学习经验 http://www.17xuexiba.com/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