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28.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条约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29.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 - 1948年)》中指出,1913年,棉织品和棉纱进口总额达18200万海关两,约占中国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到1936年,二者进口总额为1000万海关两,仅占该年进口总额的1.7%。上述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1936年的中国
A民族企业成为工业主导力量 B民族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C对棉织品和棉纱的需求下降 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大大减弱
30.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对日作战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31. 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二五”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这个报告
A.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 B.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反思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 D.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2.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
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33.就在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之时,英国人亚当·斯密却主张英国摆脱殖民地的累赘,不要去管殖民地的事,以“无形帝国”代替有形的“日不落帝国”。亚当·斯密的“无形帝国”
A基于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强大实力 B力图最大限度地减轻英国的负担
C意在促便英国提高现代文明程度 D促使英国通过自由贸易称霸世界
34.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A.强调不均衡发展工业、农业的正确性
B.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C.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紧迫性
35. 1947年,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世界银行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与政治目的无关
B.随着马歇尔计划公开和冷战加剧,苏联对美国经济政策产生反感情绪
C.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美国为了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把苏联排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库 http://www.17xuexiba.com/yy/